風雨兼程十余載 |
作者:陜西地礦第二綜合物探大隊有限公司 發稿日期:2019/9/20 10:31:02 |
風雨兼程十余載 ——西安中勘公司與中國華能合作風電項目紀實 武 芳 (一) 已是乙亥年仲秋,西安中勘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勘公司)華能陜西子長東方紅和定邊谷梁兩處100MW風電施工項目依然熱火朝天,立足黃土高坡,回看中勘公司與華能集團合作風電建設十余載,風采依舊。 2009年,中勘公司首次承接了華能靖邊龍州風電場50MW一期25臺風機項目。從此,與華能的合作便一發而不可收拾。期間也與其他的公司,比如山東魯能、河北建投、河北國信、中國能建等集團合作過一些風電項目,但最大最牢固的合作伙伴仍是中國華能集團。 回首中勘公司長達十余載的風電項目征戰奮斗歷程,干過的風電項目多達20個,與華能的合作項目占到了65%。中勘公司的風電項目也曾多次遠赴河北、安徽、青海、甘肅等省安營扎寨攻城掠地,但最終回歸的地方依然是陜北。 十年來,中勘公司風電項目累計完成產值達6億元,實現利潤千萬元。 細數以中勘公司名義樹立起來的一個個項目部。我不禁問到:中勘公司的職能和職責是什么呢?面對提問,中勘公司總工程師胡勇做了詳細說明。他說,中勘公司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主要應履行的職能和職責為:項目前期的踏勘與技術支持;項目實施階段的主要管理人員配置,施工方案審核,不定期進行安全、質量、環保、文明施工、工程資料等方面的檢查并落實整改;項目資金與工程款的協調、管理及使用;與項目業主、監理方及設計單位的溝通,控制項目有序、良性發展。 (二) 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在夕陽的余輝里,顯得分外空曠靜謐。那些峁呀梁呀一律披著一層淺淺的綠色,默默地對視著歲月在它們身邊悄悄流淌。一條通往風電機臺施工現場蜿蜒曲折的路,打破了黃土溝壑的寧靜,顯得格外耀眼。 在子長東方紅項目部5號風電機臺施工現場,中勘公司前副總經理馬力偉興趣盎然地介紹了正在向地下施工的機器。他說,這是兩臺名曰新型機動擴孔“洛陽鏟”的機械,是中勘公司基礎施工眾多工藝中的一種,這種工藝操作簡易、成孔速度快、而且成本低。在一大塊平整的梁頂,“洛陽鏟”要開挖出深20余米,直徑約為800mm的20多個深孔。扎下鋼筋籠,澆筑上混凝土,作為固定風電機臺的基座。在厚厚的黃土地上,發明的這種打孔機器,簡單實用,F場技術人員說,別看“洛陽鏟”簡陋,不中看,其中也有不可低估的技術含量,屬于一項了不起的發明,打一個孔大約需要兩個小時。操作者得精心把握,沒有經驗,或稍微粗心,就有可能將孔打斜,成孔垂直度達不到要求,將影響成孔質量,以至于可能返工。 在8號機場,忙碌的施工人員正在往成型的孔中下鋼筋籠。在10號機場,大型挖掘機正在清理澆筑完畢的機場,一個個凝固的混凝土樁,被清理出一米多高,等待著破樁后進入下一道工序。 (三) 九月初的陜北,豐腴迷人。綠色的樹,綠色的山坡,金黃的豌豆和小麥,粉白的土豆花,粉紅的蕎麥花、金黃的胡麻花和那一片一片爭奇斗妍的野花,共同織成一幅彩色的錦繡,裝扮的黃土高原五顏六色美不勝收。這美景與中勘公司定邊谷梁項目繁花似錦相互輝映,別有一番滋味。 作為曾經的華能靖邊龍州風電一期項目經理,二物的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李延彤每月都要前往定邊等項目施工現場進行檢查督導。他說:“擔當風電項目經理必須是技術過硬、管理能力強的一級建造師,這是華能集團的要求,也是自己始終服務實體經濟的需要!鼻安痪美钛油凑铡安煌跣,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要求前往建設項目部有針對性的開展了安全、質量專項檢查,打好“提前量”,擰緊“安全閥”,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九月初的定邊谷梁風電機臺施工現場,太陽炙烈地烘烤著大地。那些用粗細不等的螺紋鋼筋捆扎風電機臺底座的施工人員正揮汗如雨地勞動著。經過工人們的辛勤勞動,一個個龐大的蜂巢狀的底座展現在人們面前。經過混凝土澆筑后的地面,露出了的是一大圓圈的螺栓,等待與近百米高,重達幾十噸的風電機身的對接。 十余載的合作,風雨兼程,展望未來,前景依舊廣闊。正如中勘公司總經理楊宏昌所說,風電能源領域是國家未來能源戰略發展規劃的重中之重,前景一片美好。風電項目是中勘公司轉型的一次重大突破,經過多年努力打拼,積累了豐富的風電基礎施工經驗,也培養了一大批獨攬一面的技術人才。中勘公司將一如既往地風追華能,立志在陜西風電行業獨樹一幟,力爭在全國風電行業內挺起響當當的西安中勘工程有限公司品牌。 (編輯:周冬莉) |
上一篇:初春的疾風勁雨 下一篇:貧樂與富苦 |